華僑,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華僑,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先鋒和推動力量,孫中山先生曾經贊譽‘華僑乃革命之母’,是對他們在近代民主革命中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功勛的正確評價。
(參看汕頭彬園警史影像)
參觀彬園警史館,了解汕頭自1860年開埠以來的警察歷史與文化,通過大量的警史展品來印證汕頭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成就,并觀看《1930年代汕頭舊影像》。
(繁華的汕頭小公園)
小公園位于汕頭老市區中心,是20世紀30年代汕頭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標志。周邊的安平路、升平路、國平路等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紅亭,南面的“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區內的百貨大樓高7層,是1932年華僑集團集資創辦的“南生公司”,這是老汕頭的標志性建筑及小公園的象征之一。小公園是汕頭老市區舊城的勝跡,是汕頭歷史商業繁華的見證。
(參觀蔡楚生影劇博物館)
參觀位于汕頭市小公園片區“中國進步電影的先驅者”---蔡楚生影劇博物館。
(參觀振盛興批局舊址)
(聽振盛興批局后人曾益奮講解)
“振盛興批局”創辦人曾仰梅的兒子曾益奮說道,當年的僑批局雖然形式上是一門生意,但卻更像是一種社會公益事業。他說,僑批業務本身賺不到多少錢,批局一般收取批款的2%到4%作為匯費,但是這些匯費收入在扣除了各類支出之后,通常所剩無多,甚至還要虧本。所以,開辦僑批局的人都會有其他的產業作為支撐。
(汕頭樟林古港)
樟林古港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方圓2平方公里。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有三個重要起源地,也是三個地標,它們分別是南宋時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時的漳州月港,以及清朝中葉的樟林港。 歷經兩個世紀的變遷,樟林古港的新興街繁華不再,但遺跡猶存。樟林古港的新興街是潮人飄洋過海出國謀生的歷史見證,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前來尋根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