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意義:
1、總結了失敗教訓,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2、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總方針,提出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取得的。
3、瞿秋白開始擔任領導工作。
秋收起義
時間:1927 地點:湖南
內容意義:
1、文家市決策提出戰略重心轉移。
2、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三灣改編
時間:1927 地點:三灣
內容意義:
1、是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的開端,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2、為從組織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設一支全新型的人民軍隊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中共六大
時間:1928 地點:莫斯科
內容意義:
1、指出中國社會的性質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現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黨的總任務不是進攻,而是爭取群眾、準備暴動。
古田會議
時間:1929 地點:福建古田
內容意義:
1、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和黨的建設。
2、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決定著軍隊的性質和面貌。
3、在黨建方面,強調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遵義會議
時間:1935 地點:遵義
內容意義:
1、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
2、肯定了毛澤東等關于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問題上的一系列錯誤主張。
3、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
4、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瓦窯堡會議
時間:1935 地點:瓦窯堡
內容意義:
1、會議通過了《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2、決議和報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勢下,不僅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廣大知識分子,而且民族資產階級也有與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