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學黨史、跟黨走
前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月20日,黨中央召開了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為普及黨史知識,從今天起,本欄將陸續刊發黨史知識學習專題,供全體員工學習。
中共黨史
一大定名二高低,三想合作國同意;
北伐東征被算計,南昌八七秋起義;
圍剿長征后遵義,毛領黨熟王被批;
瓦窯七七全抗日,七大聯合毛為指;
解放遼淮津渡畢,二中執政轉城里;
全新中國四九屹,一化三改社制立;
八大主矛正確析,躍進公社誤相繼;
三年災害中華泣,文革十年令人惜;
七六粉碎惡勢力,三中全會重點移;
十二建設中特義,十三初級理論提;
九二南巡本質覓,十四建立市經濟;
十五初級綱領擬,十六全康觀念起;
科學發展在十七,建成小康十八題;
十八三中改革襲,依法治國國人喜。
中共一大
時間:1921 地點:上海嘉興
內容意義:
1、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
2、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
3、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中共二大
時間:1922 地點:上海
內容意義:
1、分析了國際形勢,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
2、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中共三大
時間:1923 地點:廣州
內容意義:
1、中心議題是討論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問題,此次大會討論并接受了共產國際關于國共合作以及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的決議案。
2、幫助國民黨加強對民眾的政治宣傳。
3、黨員和共青團員在國民黨中要團結。
4、使國民黨向蘇俄靠攏。
國民黨一大
時間:1924 地點:廣州
內容意義:
1、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即新三民主義。
2、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中共四大
時間:1925 地點:上海
內容意義:
1、明確回答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
2、提出了農民問題,并注意到了農民問題與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之間的關系,并用工農聯盟的方式加以解決。
3、雖然提出了領導權的問題,但對于如何爭取領導權,缺乏具體明確的方針,只講對群眾運動的領導權,而完全忽視了對政權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
中共五大
時間:1927 地點:漢口
內容意義:
1、糾正陳獨秀的機會主義錯誤,并決定黨的重大方針政策。
2、主張把農民組織起來,武裝起來,迅速加強農民的斗爭。
3、中共五大雖然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但對爭奪革命領導權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均未作出切合實際的回答。
四一二
時間:1927 地點:上海
內容意義:
1、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的武裝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及革命群眾。
2、使中國大革命受到嚴重的摧殘,標志著大革命的部分失敗,是大革命從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
七一五
時間:1927 地點:武漢
內容意義:
1、北伐期間,國民政府內部就容納共產黨與否的問題,于1927年分成南京及武漢兩政府。
2、武漢方面最初仍主張容共,其后與共產黨發生磨擦,再加上馮玉祥等軍事實力派人士的表態要求分共,汪精衛乃于7月15日當日,在武漢召集會議,宣布停止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
南昌起義
時間:1927 地點:南昌
內容意義:
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八七會議
時間:1927 地點:漢口
內容意義:
1、總結了失敗教訓,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2、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總方針,提出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取得的。
3、瞿秋白開始擔任領導工作。
秋收起義
時間:1927 地點:湖南
內容意義:
1、文家市決策提出戰略重心轉移。
2、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三灣改編
時間:1927 地點:三灣
內容意義:
1、是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的開端,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2、為從組織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設一支全新型的人民軍隊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中共六大
時間:1928 地點:莫斯科
內容意義:
1、指出中國社會的性質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現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黨的總任務不是進攻,而是爭取群眾、準備暴動。
古田會議
時間:1929 地點:福建古田
內容意義:
1、用無產階級思想進行軍隊和和黨的建設。
2、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決定著軍隊的性質和面貌。
3、在黨建方面,強調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遵義會議
時間:1935 地點:遵義
內容意義:
1、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
2、肯定了毛澤東等關于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問題上的一系列錯誤主張。
3、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
4、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瓦窯堡會議
時間:1935 地點:瓦窯堡
內容意義:
1、會議通過了《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2、決議和報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勢下,不僅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廣大知識分子,而且民族資產階級也有與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
3、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左”傾關門主義。
4、分析了國內階級的新變化。
洛川會議
時間:1937 地點:洛川
內容意義:
1、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正確地分析了全國抗戰開始以后的形勢,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線。
2、闡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原則問題,認為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在抗戰中的領導權。
3、在敵人后方,放手發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在國民黨統治區放手發動抗日的群眾運動。
4、以減租減息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解決農民問題基本政策。
六屆六中全會
時間:1938 地點:延安
內容意義:
1、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提出“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制定了黨的干部政策。
3、提出黨內生活民主化。
延安整風
時間:1942 地點:延安
內容意義:
1、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2、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反對教條主義,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統一。
3、整風采取“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認真嚴肅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4、整風的方法是學習理論,聯系實際,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思想認識。
中共七大
時間:1945 地點:延安
內容意義:
1、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提出黨的三大作風:理論聯系實踐,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2、劉少奇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將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這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的第一次概括。
3、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七屆二中全會
時間:1949 地點:西柏坡
內容意義:
1、提出了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支戰斗隊,同時又是一支工作隊。
2、說明了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到城市,必須把恢復和發展生產作為黨的中心任務。
3、闡述了全國勝利后的基本矛盾和黨在全國勝利后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
4、指出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
5、毛澤東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彈”的襲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務必繼續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時間:1954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新中國的國家政治體制格局形成。
2、國家領導核心——中共中央;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家最高行政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共八大
時間:1956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2、社會主義時期黨的基本任務(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制定了國家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注意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各方面的全面安排和綜合平衡)。
4、制定了發展文化科學藝術事業的正確方針。
5、制定了擴大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律反而戰略。
6、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重申了黨反對個人突出、反對對個人歌功頌德的方針。
整風運動
時間:1957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在全黨進行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為主題,以及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
2、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對階級斗爭的狀況和右派進攻的形勢作了過分嚴重的估計,把本屬必要的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
中共八大二次會議
時間:1958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大批干部遭到錯誤打擊,實事求是的傳統和作風遭到嚴重破壞。
3、黨群關系受到損害,黨的民主生活受到破壞。
廬山會議
時間:1959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把黨內不同意見與階級斗爭等同起來的先例。
2、嚴重違背了黨內政治生活的準則,破壞了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助長了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的發展。
3、在思想上越來越偏離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主觀主義、空想主義、平均主義在黨內泛濫起來。
七千人大會
時間:1960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國民經濟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2、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端正黨的思想路線。
3、恢復民主集中制。
十一屆三中全會
時間:1978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批評了“兩個凡是”。
2、決定將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3、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民主集中制的組織路線。
4、標志著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開始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十一屆六中全會
時間:1981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先在黨內勝利完成。
2、肯定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實事求是地評價了建國以來的功過是非。
中共十二大
時間:1982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它標志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式確立。
3、確定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總任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4、確定了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十二屆三中全會
時間:1984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2、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中共十三大
時間:1987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系統地闡述了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南巡講話
時間:1992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社會主義本質理論。
2、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3、要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要糾纏于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討論,關鍵看是否符合“三個有利于”。
4、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時機,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5、發展經濟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6、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中共十四大
時間:1992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
2、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3、作出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決策和戰略部署。
中共十五大
時間:1997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
2、完整地提出和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3、指出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4、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
5、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中共十六大
時間:2002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繼往開來,與時俱進。
2、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3、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中共十七大
時間:2007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
2、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3、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中共十八大
時間:2012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2、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3、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中共十九大
時間:2017 地點:北京
內容意義:
1、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2、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4、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第一個一百年,是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一百年,是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勿忘初心 繼續前行
廣東龍達影業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粵ICP備19110616號